精彩報導
小記者精彩報導
小記者精采報導
楊妤蓉選手100公尺衝刺
博愛國小小記者吳韋峻於體育場採訪報導 112.10.3 一聲哨音響起我左顧右盼原來我剛好擋在跳遠場地中間過了一會兒又有一個人在大聲喊叫喂小朋友這裡很危險不要在這裡逗留原來我又踩進了鉛球場地我覺得我就像劉姥姥逛大觀園分不清東南西北更重要是搞不清楚100公尺起跑線和終點線在哪裡電子槍聲響起我剛好看到楊妤蓉同學跑到一半前面已有選手呼嘯而過再過3秒鐘各校選手紛紛抵達終點我辦跑步是得找到博愛國小楊妤蓉選手,請他接受我的訪問一開始他就說他從頭到尾都戴著口罩在跑步,電子槍的聲音不大,在學校並沒有聽電子槍的習慣,真的不太習慣,接著又說,跑步的腳步有點亂,我問她說有點亂是指,他毫不保留的說,腳步跟不上前面選手的速度,也就是無法再提速,然後勉強跑到終點後,總算鬆了一口氣,他說,雖然是100公尺賽跑,但厲害的選手比比皆是,我覺得我還有再進步的空間,例如步伐可以再跨大一點,擺臂可以再用力一點,起跑要再快一點,這些平常教練都有提醒,只是要到比賽結束後才知道這些事情都很重要,下次會再努力。
單位:博愛國小 指導老師:李明翰   73
60公尺的極限-李政憲
博愛國小小記者竺明緯於體育場採訪報導 112.10.3 這裡的60公尺怎麼這麼短,這是我訪問李政憲選手所說的第一句話,第二句話是大家速度都好快,我還沒有加速就已經結束了,記得教練曾經說過,越簡單的比賽,裡面學問很多,換句話說,要注意的細節很多,我就問他可不可以說一些比賽的技巧,李政憲選手的回答是,從一開始的起跑就需要有專注力,因為要仔細聽哨音,又不能先跑,不能先跑的意思是如果偷跑一次就會被取消資格,所以心裡面就有點害怕,那當槍聲響起的時候可能會慢了一下,這時候起跑架就完全失去作用力了。接著,我覺得身材比較小也是有不利的地方,因為抗風阻能力不大,那前進的動力也會受到影響。雖然我有進入複賽,但是我覺得得名的機會不大,應該還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雖然我已經是六年級了,但是這個比賽經驗是難得的,我覺得李政憲真的是開心地在享受這項比賽,也希望他能夠繼續加油。
單位:博愛國小 指導老師:李明翰   31
壘球擲遠-博愛國小沈宥呈選手
博愛國小小記者謝元智於體育場採訪報導 112.10.2 哇!哪裡有冰店,好想來碗冰,喔!不對,我是來採訪的小記者,但天氣實在有點讓人暈頭轉向,操場並沒有遮蔽物,只有專為工作人員設置的帳篷,而我要訪問的對象,也坐在帳棚下等待,那個同學就是博愛國小的沈宥呈,我請他接受我的訪問,他說:棒球和壘球不一樣,我剛剛有試丟一次,結果手沒有抓緊球,就有點滑掉了。很快的,裁判說要開始比賽,然後我又是排在前面,我只是覺得從頭到尾感覺的抓不到,第一次投擲時雖然沒有越界,但球丟出去是平的,雖然我肯定有用力,但球的落點並不遠,只是教練跟我說球丟的太平了,我問他太平的意思是,他回答,丟壘球要有一個角度,也就是仰角角度藥高,但又不可以向沖天炮一樣,這樣球也飛不遠,他還說,那顆球要用力握緊,但該放掉的時間點要抓好,否則球也不會飛的遠,我想,應該是跟大球抓不住的道理是一樣,最後,沈宥呈拿到第七名的成績,也恭喜他有得到名次。
單位:博愛國小 指導老師:李明翰   79
壘球擲遠-博愛國小黃浚楷選手
博愛國小小記者顏翊淇於體育場採訪報導 112.10.2 豔陽高照,我來到體育場,四處尋覓博愛國小棒球隊選手黃浚楷的身影,記得他是六年級,而且是棒球隊的主力選手,中等身材,黝黑的皮膚令人印象深刻,在遇到他的時候,我已經看到他正在比賽,比賽的過程非常快,因為現在已經可以使用科技工具測量距離,縮減了比賽時間。我請他接受我的訪問,他也很大方地答應。他說:我整個過程都在看大家怎麼丟球,因為個頭比我大的很多,而且大家都好像非常有實力。他還說,除了看外表,還要注意很多細節,例如起跑的布點、起跑後的加速、踩踏板不要越線、交叉步和仰角,弄得我有點迷糊,一開始我也是覺得把球丟出去就好,而且比賽過程節奏緊湊,我是看一遍學一遍,除了有棒球的底子之外,對於壘球比較沒有在練習,只能靠當場臨時應變,我知道我丟的還不夠遠,只有43.22公尺,剛剛看到有丟到48公尺,而且那位學生還不是棒球隊,真不知道是哪裡來的力氣,最後,我本來預計還有第三名,結果被超越,只拿到第六名,心裡雖然不願意示弱,但也只能接受,畢竟,大家的成績並不是差很多,我想我是可以再進步的。聽到黃俊楷同學這麼說,真是覺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也覺得光是要抓住那顆壘球就不容易,更何況要記動作,就令人心裡非常緊張,壘球擲遠真不容易,謝謝黃浚楷接受我的採訪。
單位:博愛國小 指導老師:李明翰   55
暖心教練~小蔣
一頭酷酷短髮的配上清亮的聲音,她就是大同國小田徑教練~蔣宜君老師。 一開始帶領大同田徑隊時,人數少、可參訓的項目不多。因此擴充人數便列為首要之務,蔣教練透過體育課發掘人才,鼓勵孩子要勇於嘗試挑戰,除此之外,為了凝聚團隊的向心力,特殊節日、寒暑訓時會安排娛樂活營造家庭的氛圍,慢慢的大同田徑隊終於日漸茁壯。 最後蔣宜君教練提到,期待每年能參加的項目能均衡發展,把訓練成果展現在田徑場上,不留遺憾。 大同國小 小記者 蔡昕橙採訪報導
單位:大同國小 指導老師:曾曉梅   89
羚羊般的女孩
一眼望去,看到一位身形輕巧的女孩特立在黑嚕嚕的田徑隊中,那就是大同國小~吳瀠竹。 瀠竹同學說:這次參加跳高項目,訓練過程中一開始是使用繩索,比賽將近時改成跳高橫竿,因擔心壓到橫竿會痛所以產生恐懼感。後來透過更多練習、把橫杆當繩索般看待,克服了自己的恐懼,享受跳過那瞬間的成就感。 今年是瀠竹第二年參賽,教練發現瀠竹的彈性即佳,適性揚才安排她轉戰跳高,果然獲得第三名的佳績。 大同國小 小記者 黃依婷採訪報導
單位:大同國小 指導老師:曾曉梅   245

166 ~ 171 則 / 共 171 則
回頂端


網站資料開放宣告 隱私權與資訊安全宣告

網站設計:翔聆資訊有限公司 | 翔聆運動賽事系統服務團隊